close

如廁練習                         

何謂如廁練習?

自我控制的過程(吃和拉)身心的成熟 生理的層面   

生理的成熟:膀胱擴約肌+肛門肌肉成熟﹣會走路的時候表達的能力 

心理的層面       

教導的過程:早期嚴格的如廁訓練造成心理的問題/現代完全不予教導親子間的聯繫 

如廁觀念

練習的過程身體的準備

0~5月用布尿布,孩子尿濕就換(舒適+敏感度)洗屁股(盆子) 

5~12月會爬行後就換上練習褲(動作發展)

孩子會坐時就介紹小馬桶(接受度)洗屁股(浴缸) 

1~3歲記錄:排尿的規律(1~1.5個小時就會尿一次,在進食後就會有想排泄的感應)洗或擦 Ÿ         

 自然的事: 沒有稱讚、也沒有處罰+不要給孩子壓力(不要有情緒的反應) Ÿ         

 和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 成人態度是影響孩子如廁練習很重要的原因)Ÿ           

規律的生活型態Ÿ           
幫助孩子養成自行脫褲子,上廁所的習慣Ÿ           

倒退的現象:家中環境改變,或經歷轉換 

環境的預備

0~5月換尿布台+尿布使用方式大人高度親密互動語言聯繫 

5~12月坐在板凳上換褲子放乾淨的的練習褲和換下髒褲子的地方塑膠的小馬桶 

1~3歲記錄:排尿的規律(1~1.5個小時就會尿一次,在進食後就會有想排泄的感應)

馬桶上加上馬桶罩or 塑膠的小馬桶洗手台:教孩子如何開關水,

如何使用肥皂,如何洗手,如何擦乾 提醒孩子上廁所的時間 

外出前,回家後   睡覺前,睡醒之後

  每隔1~1.5小時 


三個階段的反應

(1) 對很小的孩子,可能會上,也可能不會上的尿在褲子上。

(2)對小一點的孩子,會檢視自己的身體,他需要上就會上。

(3)對到某階段大一點的孩子,他想上廁所,隨時就會去上。 


清洗方式

0~12月浸泡刷洗 1~3歲噴壺+抹布教導處理的方式 

洗澡男女生小便方式 

紙尿布

紙尿布的使用使得孩子失去身體的敏感度
孩子無法把反應與結果連結容易造成孩子尿道感染或染患尿布疹造成公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子子保母 的頭像
    子子保母

    Happiness ♥ BaBy 中壢/內壢到府保母

    子子保母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